二、挥师东征 驰骋三晋
(一)强渡黄河 突破天堑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阎锡山十分恐慌,空前加强了他的反共防共部署,他将全省划分为12个防共自卫区,制定实施了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民众五个方面的防共措施。任命晋军第七十一师师长杨耀芳兼晋西警备司令,坐镇汾阳,指挥所部担任北起河曲,经保德、兴县、临县、离石、中阳、石楼到永和县的永和关一带地区的防务;任命晋军第六十九师师长杨澄源兼晋南警备司令,坐镇临汾,指挥所部担任隰县、大宁、吉县、乡宁各县的防务。军事上利用黄河天险设置第一道防线,从北起河曲、保德,南到永和、大宁近千里的黄河沿线修筑高碉、暗堡一千余个,由四个旅一个团负责守卫,由正太护路军军长孙楚统一指挥。以黄河东岸各重要城镇构成阻抗红军向纵深发展的第二防线,并可随时应援沿河各个渡口。为弥补第一、第二道防线之不足,又依托吕梁山区的山隘要道,在中阳县关上村、隰县水头镇,分遣两个独立旅进行守备,构成阻击第三道防线。为弥补主力部队之兵力不足,震慑当地民众,实施其“政治防共”、“民众防共”的防范措施,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大力加强对反共民团的组织与训练,企图将红军拒之于黄河西岸。阎锡山凭借黄河天险及沿河一带的坚固布防和反共措施,自我吹嘘是“钢铁山西”、“固若金汤”。
2月18日,红军总部在清涧县袁家沟发出《关于东渡开辟吕粱山脉附近根据地的作战命令》:第一步,东渡黄河,以坚决手段消灭东岸地区之敌,首先占领石楼、中阳、永和等县,粉碎沿河堡垒线,控制船渡于我手中,然后占领吕梁山脉各县,在东岸创造临时根据地。具体步骤:红一军团及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从沟口附近渡河;红十五军团主力和方面军直属队从河口附近渡河,渡河后分别占领中阳县留誉镇、石楼县义牒镇,并相机占领石楼城。
2月20日,中央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发觉,立即改为强渡。”
2月20日14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两军团:“渡河时间一律本日20时开始,不得先后参差。”
2月20日20时整,红军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之间的百余里渡口同时出发,向黄河对岸发起攻击。红一军团以第二师第五团为先头团,该团组织了以曾国华为队长的突击队;红十五军团以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组成由韦杰担任队长的渡河先遣支队,在师参谋长毕士悌率领下,分别乘夜暗渡河。因在渡河途中被对岸守敌发现,于是由偷渡改为强渡。各先头团突击队指战员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迅速攻占敌军碉堡,突破了敌人沿河防线。至21日拂晓,红一军团第二师、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全部渡河,分别占领了中阳县三交镇、石楼县贺家洼,并猛力扩大渡河河场,以一部掩护后续部队渡河,红十五军团主力分经小蒜镇、义牒镇向石楼前进。至此,黄河东岸贺家洼至三交镇一段晋绥军河防部队2个团陷入红军包围之中。在渡河战斗中,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毕士梯负重伤,不幸牺牲。
2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13000余人从北起沟口、南到河口约50公里的地段全部渡过黄河,石楼县辛关至中阳县三交镇之间各渡口均被我控制。攻占了包括三交、留誉、义牒、塘马各镇在内的纵深30公里的地区。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筹二二四团开始围攻晋西战略要地石楼县城,两个军团按照预定的目标,分别朝石楼、中阳、离石三个方向挺进,主力红军集结于留誉镇及其以南地区作短暂休整,以利再战。在此期间,黄河游击师等500余人从河口渡河,进至以义牒为中心的地区,担任维护交通、巩固占领区的任务。23日毛泽东率领总部人员渡河赶赴石楼前线。
至此,红军东征取得突破黄河天险的全面胜利,被阎锡山吹嘘为“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彻底崩溃。
(二)粉碎包剿,三战告捷。
红军一夜之间东渡黄河,闫锡山对红军神速突破其苦心经营的黄河防线十分惊慌,急令孙楚将驻防陕西的4个旅回援山西,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二旅驰援中阳;电令驻守隰县的203旅增援石楼。指挥各路晋军四面包剿红军。
为粉碎敌人的包剿,2月24日,彭德怀、毛泽东发出了《为粉碎阎敌进攻及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训令》,指出东征战略第一步的任务已完成,接着将是粉碎敌人援兵的任务。基本方针是围石楼以调动处在柳林、离石、中阳、孝义、隰县、永和一线之敌,以打增援部队。目前,在渡河战斗已经结束,敌人大举进攻尚未到来之时,任务是集中全力准备作战,用最快的速度争取当地群众与红军一致集中兵力消灭敌之一路至两路,取得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完成东征计划第二步任务。为了占据有利地形,毛泽东与彭德怀数次致电林彪、聂荣臻等人,要求迅速夺取关上、水头一线。电文指出:“关上、水头之线,即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是我军作战枢纽,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临时后方根据地,望下创造作战根据地的决心,努力进行该地东南西北四方面五十里地区的群众工作。”为此,红一军团应位于留誉镇、晏家荣、暖泉镇、坪底、土门一带;红十五军团以石楼为中心,用小部围城。主力位于坪底、水头镇、隰县城、永和城、张家畔一线。红三十军及总部在义牒镇一带,熟悉了解这些地区的敌情、地形及社会条件,并进行赤化工作。
面对红军东征的进军态势,阎锡山心急如焚。他认为“水头、石口、关上三地于晋西孝义、石楼、中阳之东西分水岭,尤为交通要道,若为匪据,匪有抗战之利,我有仰攻之难,而匪可以东西进展自如”。因此,关上一线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2月25日,总参谋长叶剑英指挥红第七十五师一个团包围了石楼城,红十五军团主力于当日上午在石楼南灭敌一营。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被红1军团包围,经过半日激战,红军全歼该敌,俘敌400余人,缴枪200余支,火炮3门。同时,增援石楼的晋绥军203旅一营也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敌营长以下官兵二百余人当场被俘。
25日下午红15军团在隰县蓬门一带全歼增援石楼的晋军梁鉴堂旅第四○五团先头部队一个营,敌营长刘玉田及官兵300余人被俘。我军乘胜进占水头镇。26日至27日,红一军团设伏中阳关上村,将号称“满天飞”的晋军周原健独立二旅李清华团及附属炮兵连全部包围歼灭,俘虏官兵400余。我军乘胜挺进孝义。阎锡山哀叹:“不幸关上战役,将我进攻计划破坏。”
关上、蓬门大捷,红军占领了东出要冲关上和水头,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之后,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会师,准备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线,开赴河北抗日前线。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也随同到达。
晋军在关上、蓬门战斗失利后,阎锡山一面请求蒋介石派陆军、空军增援,一面将其所属晋军编为4个纵队。第一纵队杨澄源指挥,守临汾、蒲县、大宁、隰县一带,堵截红军南下去路;第二纵队杨效欧指挥,率部由上党地区向孝义集中;第三纵队李生达指挥,布防于汾阳、孝义地区;第四纵队孙楚指挥,坐镇离石,控制军(军渡)汾(汾阳)一线。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向红军压进,其中以东面作为主攻方向,集中两个纵队,集结于汾阳、孝义、隰县地区,准备在孝义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另有王靖国指挥的预备总队,集中于忻县、太原方面,随时准备应援。阎锡山重新部署兵力,调晋军向孝义、汾阳一带集中,于3月7日下令向我发起总攻。
3月初,东征部队以关上、水头为枢纽,背靠石楼,呈蝎形攻势继续向东挺进。其先头部队已分别到达汾阳西南10公里的三泉镇和灵石西20余公里的双池镇(今属山西交口),主力部队也进入孝义兑九峪一带。
为了粉碎敌人的总攻,毛泽东、彭德怀等在隰县交口(今为交口县)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战争与战斗力问题。会议决定,集中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晋军,扫清我军东进抗日的障碍。为此,红军以一部兵力箝制晋军之第一、第四纵队。红军主力则于3月10日向兑九峪地区的晋军第二纵队(杨效欧部)发起进攻。红军开始打得比较顺利,后因晋军第三纵队李生达部、预备总队王靖国一部相继投入战斗,第四纵队孙楚一部、第一纵队杨澄源一部也开始向红军的侧翼及后方发动进攻,我军处于几路晋军围攻之中,很难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于是当机立断,主动撤出战斗。
3月6日至8日,毛泽东孝义县大麦郊(今属交口县)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会议具体讨论了兑九峪战斗的部署,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
3月8日,作战命令正式下达。红15军团主力75师、78师作为右翼,集结于兑九峪东南的鱼湾、仲家山一带;红1军主力作为左翼,布防兑九峪西北的碾头、南阳一线;红1师及总部特务团展开于兑九峪正面的阳泉曲、柳湾等地;15军团的81师及黄河游击师则分布于主力红军的左、右两侧,掩护主力安全,迎击增援之敌。从而在长达20里的兑九峪谷地布下了一个三面埋伏的袋形阵地,静候敌军自投罗网。3月9日,晋绥军杨效欧的第二纵队由孝义向大麦郊、水头镇方向推进。主力进入兑九峪地区,一部前伸至阳泉曲附近;李生达的第三纵队由汾阳三泉镇进至兑九峪西北之下堡镇一带,准备次日拂晓配合第二纵队向红军发起进攻。3月10日凌晨,红一军团第一师位于郭家掌及其以东地区,军团主力进至兑九峪西北张家庄一带;红十五军团进至阳泉曲、兑九峪以南之仲家山、孟家庄地区,对兑九峪之敌第二纵队等部构成三面包围态势。3月10日7时,两军团发起攻击。担任正面进攻的第一师和右翼红十五军团主力迅速击溃敌军第一线部队,但敌军主力占据有利地形,依托工事、山崖、窑洞顽强抵抗,敌炮兵向红军阵地猛烈轰击。红军一部突击到敌第二纵队指挥部驻地,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敌纵队司令杨效欧亲率卫队拼死反扑,红军被迫撤出。战至13时,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占领西沟井西北高地,曾几次猛冲,因地形不利及敌军火力猛烈,牺牲六七十名指战员,仍无法进攻,与敌形成对峙。红一军团全力发起攻击后迅速突进到兑九峪西北约5公里处的原家庄、黄文村一带。在此受到敌第三纵队一部的阻击。双方在原家庄地区展开激战,对每一个山包、窑洞反复争夺,战斗进展缓慢。
兑九峪战斗发起后,阎锡山令驻太原的王靖国部第七十师抽两个团火速增援,并派出战斗机飞临原家庄上空助战。这样,兑九峪战场上晋绥军兵力增加到1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猥集一起,很难歼灭。激战至当日15时,红军与晋绥军形成对峙状态,且晋绥军第三纵队一部正向红一军团主力侧后迂回。我军处于几路晋军围攻之中,很难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鉴于此,红一方面军总部当机立断,决定主动撤出战斗。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各以一部与敌保持接触,主力部队分别撤回郭家掌、大麦郊原阵地。同日晚,晋绥军第二、第三纵队亦向兑九峪方向退走。兑九峪战斗后,根据红一方面军总部命令,林彪指挥第一师、第四师和红七十五师两个团东进至汾阳附近的南、北马庄;聂荣臻率领第二师等部向北迫退敌第四纵队;程子华指挥红十五军团主力控制于水头、大麦郊以南迫退敌第一纵队。
至此,阎锡山晋绥军对红军的第一次反击以阎军的失败而告终。
(三)兵分三路,转战晋西。
兑九峪战斗之后,红军两大主力撤至大麦郊地区进行休整,伺机东进。此时的敌情发生了变化,蒋介石应阎锡山的请求,派十个师的兵力入晋增援,国民党中央军关麟征部第二十五师先头部队由洛阳抵达灵石,商震部第三十二军第一四二师、第一四一师正向介休、灵石间开进,汤恩伯第十三军正准备从风陵渡北上。阎锡山也积极调兵遣将,企图与中央军将东征红军围困于晋西一隅的吕梁山区。
针对这种情势,为了揭露蒋介石、阎锡山阻拦红军东进抗日的罪行,进一步扩大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3月10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签发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再次呼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日”。 3月12日,红军总部在孝义县郭家掌(今属山西交口县)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指出:为了推动全国抗日高潮,我们要迅速东进,打到同蒲路、汾河流域去,威胁大原,调动敌人。坚决消灭一切阻拦我抗日去路的反动分子,同时加紧扩大红军,广泛发动群众,创立根据地。会上,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就扩红和地方工作作了专题报告。
红军总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迅速北上、东进、南下,发动群众,扩红筹款,积蓄抗日力量。行动方案是:以红1军团和第81师组成右路军,由大麦郊地区出发,向霍县出击,而后沿汾河和同蒲铁路南下作战,并相机向晋东南发展;以红15军团第78师、第75师主力及军团直属队为左路军,向灵石佯攻,北上进逼太原向晋西北行动,掩护右路军南下;以总部特务团、骑兵团、红15军团第75师第224团和第81师一个营,以及黄河游击师等部组成中路军,统一由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指挥,巩固现有占领区域,保护黄河渡口和后方交通线,继续包围石楼并派出一部控制吕梁山区石口、水头、关上等要点,钳制晋绥军第一、二、三、四纵队。毛泽东和政治局、方面军总部随中路军行动。
3月16日,东征红军改变部署,分成左中右三路大军按郭家掌会议部署开始行动。
右路军即红一军团和第八十一师主力经灵石县双池镇(今属交口县)分路向灵石以南地区进击。3月17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占领了灵石县道美村、南关村和南关火车站,切断同蒲铁路南段,全歼守敌骑兵连,俘获敌人马各80余,进而包围了霍县县城。3月19日,红军右路军主力从霍县南进,以第四师先后围攻赵城、洪洞未果,第二师主力围困临汾,其下辖第五团沿铁路南进,占领了曲沃、侯马。至3月23日,占领了霍县、赵城、洪洞、浮山、临汾、曲沃、闻喜等县的广大村镇,切断了南同蒲铁路,并继续向南扩大占领区域。在此期间,右路军扩大红军5000余人,组织游击队200余人,建立了秘密的党组织,筹集经费7万余元。
左路军红十五军团主力于3月16日从灵石县双池镇(今属交口县)以西云义镇出发,3月17日进抵灵石以西地区,并以一部佯攻姚家山和灵石县城。3月18日凌晨,左路军由灵石以西地区北进,当日经马家里、雷家庄,到达介休西南之南师屯、北师屯。先头部队第七十五师由汾河西岸郭壁村下山袭击介休县城,并在介休西南之义棠镇歼灭敌中央军第一四一师一个连,进占义棠火车站。3月19日,继续北上,途中派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袭击文水县城。3月22日,左路军进至太原以西的清源县双龙、岔口等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伤口刚愈,身体非常虚弱,仍顽强地率领军团骑兵连于3月25日向距太原仅30余里的晋祠袭击。阎锡山眼见红军进至其老巢,恐慌万状。急令晋绥军第七十师和独立第一、第三旅加强城防;令第六十八师一个旅进驻太原、忻县之间,调中央军第四十一师进驻交城、文水,拱卫太原。这一时期内,左路军占领了汾阳至太原公路,扩大红军500人。以后左路军转向晋西北地区。
中路军在毛泽东等人率领下,继续在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同时,叶剑英指挥所部包围石楼县城,控制黄河渡口,加紧造船,与陕甘苏区战略后方保持联络畅通。由宋时轮指挥两个营,在石口、水头、大麦郊、关上村、凤尾村等地,依托有利地形,采取运动防御和伏击、袭击等游击战法,迟滞与钳制晋绥军4个纵队的进攻。并陆续吸收500余人参加红军。
3月25日,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针对阎锡山急欲夺回被红军占领的黄河渡口,将红军封闭在山西境内加以歼灭的企图,重新部署了红军的作战行动:右路军主要在现在地区扩大占领区域,尽可能延长占领时间,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转向晋西南、晋西、晋中地区,摧毁阎锡山统治的反动基础,大力发动群众,扩大红军,摧毁永和以南的黄河堡垒线和同蒲铁路,然后依情况变化或出河北、或出长治、晋城;左路军向以岢岚、岚县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行动,发动群众,创建苏区,猛烈扩红,并协同在陕北神府地区活动的红二十八军,破坏黄河北段堡垒线和打通与神府苏区的联系;中路军的任务是:克服困难,努力发动群众,扩大红军,严密控制石楼通往水头、石口、隰县、永和、留誉等5条要道,加强游击战争和实行坚壁清野,迟滞与疲困敌军。
据此,右路军从3月25日起,以第一师第一团在霍县以北退沙村阻滞敌中央军第二十五师、第一四二师南下;以第二师第五团在侯马阻滞南面中央军第十三军北上;右路军主力在临汾、洪洞、赵城等县机动,并派兵一部南下攻克襄陵县(今已撤销)城。左路军则从8月26日全部进至娄烦镇,3月27日进攻岚县县城,3月29日向兴县地区前进。中路军继续在石楼、中阳、孝义、隰县、永和之间的地区钳制敌军,迫使其每日只能前进2至3公里。将敌第一、二、四纵队分别阻止在石口、双池、水头一带。
为了争取早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实现对日作战,3月20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在晋西孝义上益千村、、隰县石口、石楼罗村、四江村等地连续举行扩大会议“即晋西会议”。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邓发、凯丰、张浩、彭德怀以及林伯渠、杨尚昆、陆定一等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讨论了政治、军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华北是全面对日作战的战场,华中是后方。黄河流域以华北5省为战场,其他为后方。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我们的方针是“以发展求巩固”,只有发展才能求得巩固。目前以经营山西为主,也要准备在河北、河南、绥远三省进行运动战。在战略上采取大胆的方针,因为客观环境好,在战役上采取谨慎的方针,在有利地形上以多胜少,以求减少错误。在山西临时采取分兵原则,三个集团军采用打网式的游击战。求得敌人一般的削弱,我们自己则争取群众,扩大红军,而扩大红军为主中之主。会议决定:“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为党与红军的重要任务”;“以发展求巩固”为红军的战略方针。会议要求:猛烈扩大红军,提高红军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与军事水平,保证红军战争中的优秀与坚强的领导,保证红军的统一与团结。26 日,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发言的同志一致同意这个报告。会议决定,战略方针的文件由毛泽东起草。会议决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治局扩大会议还决定今后党中央不再随军行动。3月27日会议结束后,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等人于28 日离开山西石楼,经义牒渡河,4月初回到陕北瓦窑堡。
(四)运筹帷幄,胜利回师。
4月1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给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任务与行动方针的指示》,重申了晋西会议的精神,决定将第一方面军全部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军团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军,第十五军团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二路军,并在5个月内成立第三路军。在瓦窑堡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的政治、军事战略思想。
正当东征红军按照晋西会议精神分兵三路转战于晋西之际,蒋介石任命的“剿共”总指挥陈诚率国民党中央军10个师沿同蒲线和正太路进入山西。3月25 日,阎锡山与陈诚在太原策划后,决定将入晋的中央军编为第一路,由陈诚担任总指挥。其所辖第二十五师编为第五纵队,第三十二军编为第六纵队,第十三军编为第七纵队;第九十四师、第九十五师等3个师又3个旅,分别部署在同蒲铁路南段和晋东南地区,开始了集中“围剿”各路红军的行动,企图封锁黄河各渡口,分别围歼各路红军于黄河以东地区,主要“进剿”红军右路军,并防堵红军转进河北、河南。晋绥军各部编为第二路,杨爱源任总指挥,分别部署在晋西、晋西北地区,主要“进剿”红军左路军和中路军。为策应在山西的“进剿”,蒋介石还命令驻陕西的东北军、第十七路军进攻陕北苏区,从西面封锁黄河,阻止东征红军西返。显然,蒋介石、阎锡山的目的是要将红军各个击破,分别围歼于山西境内。
3月26日,晋绥军第四纵队进至留誉镇、三交镇地区;第1纵队从石口镇一带向石楼、义牒方向进攻。当日,第一纵队三个团进入石楼城,同原守军一个团会合。第一、第四纵队分别向义牒镇、转角镇进攻。红军中路军在叶剑英参谋长的指挥下,坚决抗击敌人的进攻,掩护物资特别是笨重物件西渡黄河。围攻石楼县城的第七十五师第二二四团两个营也转进义牒,掩护辛关渡口;红三十军和山西游击师等部分别在石口镇、隰县县城以东,三交、留誉、平底之间以及石楼、永和地区与敌周旋,并继续加紧地方工作。3月29日,红一方面军炮兵营及部队的笨重物资安全西渡。毛泽东、彭德怀决定,中路军暂时放弃义牒和沿河渡口,转移至永和北部。同时命令一军团、十五军团“须依前令,分别以迅速行动,扫除南北段黄河封锁线;使敌得了数十里,而失掉数百里”。3月29日,毛泽东、彭德怀等又电令活动在神木、府谷、佳县地区的红二十八军即速开进至府谷、佳县之间的黄河西岸,准备东渡黄河配合左路军行动。31日,红二十八军于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北,并破坏罗峪口至黑峪口问约30公里的黄河堡垒线。左路军也在罗峪口地区将全部伤员和物资运回陕北。然后主力南移。红十五军团在兴县以南曹家坡与晋绥军第七十一师第二。七旅遭遇,经一天战斗,歼敌2个营和1个炮兵连,俘敌200余人,战后移至康宁镇。4月1日,右路军第二师攻占襄陵,俘敌100多人,缴枪100多支。
4月2日,毛泽东、彭德怀就当前形势、任务和战略方针等问题向林彪、聂荣臻发出指示。指出:中共中央和军委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在数月内使红一方面军扩大至5万人以上,在山西和华北取得大胜利,首先在山西经过游击区阶段创造比陕北更大的根据地,成为号召全国革命的中枢;目前阶段的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战胜敌人造成抗日根据地,把山西和陕北苏区联系起来。没有山西,即不能同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在战役方针上依情况可以实行不规则无定向的原则,在战略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局是不许可的,而应有明确的方向和地区。并要求红一军团适时转向晋东南。
4月初,晋绥军占领红军控制的全部黄河渡口后,即以一部兵力控制渡口,主力开始向红军左右两路发起进攻。第三、第四纵队全部和从绥远南调的第七十三师第二一旅以及独三旅、第七十一师第二一六旅等部,向兴县以南地区集中,以便聚歼红军左路军;第一纵队两个旅南进临汾城;第五、第六纵队进驻赵城、洪洞;第七纵队北进至新绛、曲沃、翼城一带,妄图南北对进,聚歼红军右路军于临汾、新绛之间的汾河两岸地区。
4月3日红一方面军领导根据敌军全面进攻的情况,决定及时调整部署,逐步收拢兵力集中歼敌,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具体部署是:右路军暂不向晋东南发展,转入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准备作战,然后同中路军在该地区开展地方工作和破坏黄河封锁线,夺取永和及其以南的黄河渡口;左路军从兴县、临县交界地区逐步南进,集中于临县、离石、中阳地区,猛烈扩大红军和开展地方工作,并夺取三交镇以北黄河渡口。红二十八军随左路军行动;中路军以主力在隰县、灵石间钳制敌军,以一部兵力在永和以北地区破坏黄河封锁线,保证与陕北后方的交通联系。从4月4日开始,左、右两路军在抗击敌进攻中,从南北两线逐步向晋西地区集中。
左路军遵照毛泽东、彭德怀部署,于4月4日晚从康宁镇向南转移,进至白文镇附近。而后,红二十八军也进入该地,与左路军会合。4月6日,尾追之敌第七十三师第二一。旅和独三旅进占康宁镇,进至方山之敌第三纵队和临县以北之第七十一师第二一六旅正向白文镇逼进。当日晚,左路军和红二十八军果断地向南突击,冲破敌人的拦阻,于7日晚到达方山以南之圪洞镇(今方山县城),歼敌1个连。4月11日,进抵离石县城以南之金罗镇(今属中阳县),击溃敌第四纵队两个营,俘敌80余人。
金罗镇战斗后,“追剿”红军左路军之敌军各部又迫近金罗镇周围,并截断了南往中阳的去路,企图在该地区将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聚而歼之。毛泽东、彭德怀根据上述敌情,指示红十五军团主力和红二十八军迅速分路突破敌军包围。4月12日,红十五军团主力向东突围,冲过封锁区,进入中阳县城至吴城镇中间地区。当日下午,在师庄、三角庄和堵截红军的敌第二纵队第一九六旅遭遇,激战至黄昏,将敌击溃,全歼该旅第三九二团,俘敌团长郭登赢以下600余人。战斗中,我团长徐行怀牺牲。4月14日,红十五军团进至大麦郊地区休整。部队在休整中进行了整编,将原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扩编为第七十三师;原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五团扩编为第七十五师,;第七十八师不变;原第七十五师第二二四团三个营分别编人3个师;第八十一师正式脱离十五军团建制,归方面军直接指挥。这样,红十五军团下辖3个师,每师3个团,每团4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排,比东征前的实力大大增强。
红二十八军在金罗镇附近与红十五军团分开后,按毛泽东、彭德怀指示向西转向执行消灭驻三交镇、转角镇、辛关、义牒一带的敌军,并恢复黄河交通的任务。4月14日红二十八军开始进攻三交镇,军长刘志丹亲临前线,在与敌所占山头仅有一小溪之隔的一个小山包——鏊子圪塔观察敌情,指挥战斗,不幸被对面山头敌堡内的机枪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33岁。他在生命垂危之时,对守在身边的宋任穷说:“政委,你带着部队消灭敌人吧!”经过两日激战,三交镇未克,红二十八军遂主动撤出战斗,向南转移。4月17日,在康城镇附近与方面军总部会合。刘志丹牺牲后,党和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领导人都曾亲笔题词,对刘志丹作了高度评价。毛泽东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们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题词:“红军模范”。
右路军依照毛泽东、彭德怀部署,于4月4 日开始由襄陵、史村(今襄汾县城)等地分两路向西转移。4月7日,进至古城、汾城以西、以南地区。此时,敌第一、第七纵队各一部进至襄陵、古城、汾城一带。右路军为调动敌军,改向南进,吸引敌军于晋西南一隅,而后北进。于是从4月9日开始,右路军以第一师向南进击稷山,夺得该县城东西侧汾河浮桥各1座,佯示红军欲向汾河以南发展,主力则向稷山、河津、乡宁之间山区转进。4月10日,毛泽东、彭德怀指示右路军须在一星期内,从永和、大宁、吉县方面将敌人的黄河封锁线打开一个缺口,完成与陕北后方的交通联络,配合中共中央代表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领导人的谈判。据此,林彪、聂荣臻率右路军置团部及第二师、第四师于4月12日进至河津以北的樊村镇、固镇村、南午芹地区,派出骑兵连袭击禹门口;令第八十一师往位于稷山以西的开府村迟滞敌中央军西进,以第一师继续位于稷山、河津之间向汾河南岸佯动,继续诱敌向南。4月18日,右路军开始北进。4月15日进入乡宁、吉县地区,攻克吉县县城,全歼守敌保卫团,俘县长以下300余人,缴枪200余支。随后,按方面军总部指示以两个师摧毁了平渡关至清水关之间40公里的敌军沿河据点,以两个师进至蒲县、大宁、隰县之问的地区阻敌北进。4月21日,右路军全部集中于大宁以西、桑壁镇西南一带隐蔽休整,待机破敌。
红一方面军左中右三路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和围攻,完成了收拢兵力、集中作战的预定计划,粉碎了敌人分别消灭红军于南北两线的罪恶企图。
红一方面军于晋西地区集中以后,敌军紧接着跟踪围拢过来,企图压迫红军于黄河东岸狭小地域而消灭之。4月20日前后的敌军态势是:第二路之第四纵队主力进驻离石、中阳、石楼等地,第三纵队进至关上村一带,第二纵队重占兑九峪地区,第七十三师第二一。旅进到吴城镇,独三旅在汾阳地区,第一纵队进至大宁,一部在临汾县城。第一路之第五纵队向隰县推进,第六纵队在灵石、霍县、赵城、洪洞、临汾一线,第七纵队向临汾、蒲县前进。为防堵红军从北、东、南3个方向突进和避免被红军各个击破,敌军采取堡垒主义的推进战法,以主力构筑从三交镇经中阳、孝义、灵石、临汾至新绛、河津的弧形封锁线,一部兵力驻守石楼、隰县、大宁、永和等重要城镇。与此同时,在黄河以西的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等部和第十七路军第四十二师一部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分别在郡县、甘泉和韩城、宜川一线构筑工事,准备北进,从西面封锁黄河,以阻挡红军返回河西。
4月22日发出《为突出封锁线或西渡给各兵团行动方针的训令》,毛泽东、彭德怀在各路敌军逼进晋西,即将向红军发动进攻的情况下,电示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周恩来:方面军的基本任务是向东或向北突出封锁线.进到晋东南或晋西北,特殊情况下西渡。电报具体部署了各军团的行动:“一军团坚守现地区,保证清水关、铁罗关两渡口及必要回旋地区于我手中周副主席保证船只。”“宋任穷指挥二十八军、三十军在义泉以西吸引关麟征而迟滞之。我们率十五军团以三天进至克城镇、午城镇之线,对阎锡山表示西退,仅留宋支队在勃香镇附近监视东北面之敌”。红一方面军总部还针对敌军可能发动的进攻,提出了相应的作战方案,并要求:“对于作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须选择十分有利之条件,极力避免无把握之战斗”。同时指出,万一情况不利于红军在山西继续活动,可暂回陕甘苏区,待情况有利时再继续东进。
4月25日,党中央发出《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再次呼吁各党各派要为抗日救国而联合起来,“创立抗日的人民阵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4月25日,国民党中央军第五纵队在隰县、午城镇一带,晋绥军在午城、大宁一带,开始构筑堡垒封锁线,增加了红军向东向南突击的困难。同时,黄河以西的国民党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亦开始由甘泉、宜川地区向北推进。
根据上述敌情,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在桑壁镇连日进行研究,及时调整部署,决定:以一部兵力在大宁、隰县、石楼3个方向阻击敌人前进,集中一军团、十五军团主力以包围永和县城的姿态,迅速向西靠拢。以红一军团派一个师进至永和以西,控制清水关对岸渡口及在于家咀、石家湾等要点构筑工事,并监视北面石楼方向之敌,主力两个师及红八十一师以桑壁镇为枢纽,派出支队阻止敌军在大宁、隰县之间和隰县、永和之间构筑碉堡封锁线;红十五军团集中至隰县西北之罗正堡及其以南地区;总部直属队及伤员尾随红十五军团行动;红二十八军由方面军总部指挥,执行机动任务。红三十军(1936年4月初在晋西地区组建)在新任军长宋时轮、政治委员阎红彦率领下,从勍香镇出发,由西向东在蒲县、临汾的黑龙关、土门镇一带活动,迷惑敌人,掩护红军主力。各部红军按部署行动。
为了避免与处于优势的敌人决战,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 4月28日,毛泽东、彭德怀全面分析了山西、陕西、甘肃的敌情,认为,在山西是阎锡山和蒋介石(共51个团),再加堡垒主义。在陕西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蒋介石命令下向陕北进攻,企图封锁黄河,但在神府区域、三边区域空虚。在甘肃是蒋介石之胡宗南、周碞两部入山西。毛炳文调甘南,王均、伍诚仁等在陕南与甘南张学良原在环水区域之部队,大部调陕西,环水区域及其以西均空虚。因此,红一方面军在山西已无作战的顺利条件,而在陕西、甘肃则产生了顺利条件。为粉碎蒋介石扰乱红军抗日后方的计划,为了避免大规模内战,保存国防实力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决定西渡黄河。第一步先集结于延长地区。4月28日,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张闻天:“东面情况已根本发生变化,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可能,为稳固计决定西渡。”提议在延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新的行动方向等问题。并提出行动方向的两个方案:“一、方面军全部先到神府、东胜区域一时期,尔后向西边陕甘宁区域。二、方面军全部即向陕甘宁区域(包括黄河以南大道上),而以二十八军、三十军去神府区域。此两方案请你及政治局各同志考虑,我们亦正在考虑。”军委后方办事处接到总部关于西渡黄河的决定后,很快完成了迎接红军西渡回陕的准备工作,组织了张云逸为团长、由宋裕和、杨立三参加的渡河指挥团,负责东征红军西渡黄河的指挥调度。
各军团按照总部部署,红一军团由第二师掩护,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周士第率领第七十五师掩护,向清水关、铁罗关两个渡口分别集中,红三十军掩护主力西渡。
5月2日,总部下达渡河命令。同时,组成了以张云逸为团长,宋裕和、杨至诚等组成的渡河指挥团,指挥各部西渡。
各部按总部及直属队、红一、十五军团直属队、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一军团、红八十一师的顺序由清水关、铁罗关两渡口西渡黄河,回师陕北苏区。正当毛泽东带着一部电台和一支小部队留在河东指挥整个方面军西渡时,国民党军队正从东、南、北三面压了下而来。一军团、十五军团的部分师、团长和渡河指挥团的负责人,劝毛泽东乘船西渡,但他不肯。直至5月2日,毛泽东才和担任掩护任务的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返回陕北。第一、第十五军团各部与第三十军担任掩护任务,在各部队安全渡河后也先后返回陕北。红三十军参谋长杨森等人在掩护主力渡河的战斗中牺牲。至5月5日,红一方面军全部返回陕北,西渡后集结在延长、延川、永坪地区休整。
红军东征在山西两个多月的时间中,纵横晋西地区五十余县,经过100余次激战击溃国民党7个师、消灭5个团、缴枪2000余支,俘虏敌人官兵4000余名,缴获步枪4000余支、大炮20余门、机枪100余挺,破坏同蒲铁路150公里。打通了神木府谷苏区,进一步扩大了陕甘苏区。红军取得这些重大胜利,削弱了阎锡山的反共势力,动摇了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迫使他开始寻拢另一条统治山西的道路。
4月25日,党中央发出《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再次呼吁各党各派要为抗日救国而联合起来,“创立抗日的人民阵线,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5月5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详细阐明了红军回师陕北的原因和目的,指出:“自从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以来,所向皆捷,全国响应。但正当抗日先锋军占领同蒲铁路,积极准备东出河北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之时,蒋介石氏竟以十师以上兵力开入山西,协同阎锡山氏阻拦红军抗日去路,并命令张学良、杨虎城两氏及陕北军队向陕甘红色区域挺进,扰乱我抗日后方。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本意集中全力消灭蒋氏拦阻抗日去路的部队,以达到对日直接作战之目的,但苏维埃中央政府与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一再考虑,认为国难当前,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称快。……因此,苏维埃中央政府与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保存国防实力,以便利于迅速进行抗日战争,为了坚决履行我们屡次向国人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了促进蒋介石氏及其部下爱国军人们的最后觉悟,故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然仍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以此行动;向南京政府全国海陆空军、全国人民表示诚意。”并表示“愿意在一个月内与所有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队伍,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停战抗日钓目的”。同时向国民党政府进言:“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幡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国范围,首先在三晋停止内战”。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回师陕北,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发表,标志着红军东征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进人逼蒋抗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