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军东征纪念馆!
试论红军东征与红军长征
来源: | 作者:郑晓宏 | 发布时间: 2021-04-03 | 5706 次浏览 | 分享到:

试论红军东征与红军长征

红军东征纪念馆   郑晓宏

内容摘要:19362月——5月的红军东征战役,是红军长征史(1934.10——1936.10)范畴内的一次为期75天的“短期突击”战役,红军东征,上承长征,是长征的一部分,巩固和发展了长征开创的陕甘宁根据地;下启抗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因此,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个重大举措,红军东征在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东征  长征  组成部分  战略目标  创造条件

19362月——5月的红军东征战役,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尾声阶段,是红军长征史(1934.10——1936.10)范畴内的一次为期75天的“短期突击”战役,作战对象是国民党蒋介石。同时,东征战役还处在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形成阶段,以“打通抗日道路”为目的。因此,红军东征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及其东征战役所取得的成果,使这次短期的突击战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红军东征,上承长征,巩固和发展了长征开创的陕甘宁根据地;下启抗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因此,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个重大举措,红军东征在中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红军东征是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长征是中共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形势下被迫开始的战略转移。193410月,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八万多人,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向西向北,历尽艰难,于1935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十五军团红军会师。1936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并没有彻底摆脱国民党的封锁包围,中共中央为了“在发展中求巩固”,打破国民党对陕北根据地的包围,打通北上抗日的道路,1936220日发动了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的东征战役,在山西转战多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东征后期为了保存实力、争取早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55日发布回师通电,东征山西的红军各部分批西渡黄河,返回陕北,为时75天的东征战役结束。

纵观这两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红军东征是在长征过程中发动的一次重要战略军事行动。

1935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着各种困境,同时,红二、六军团和红四军团尚在长征途中,长征所肩负的由南向北的战略转移和对日作战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全实现。19362月发动的东征战役,有力的配合了长征的战略行动,正是在继续完成长征的历史使命。我们在感叹长征的卓越成就时,也绝不会忘记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所做出的东征战役的重大战略决策。东征和长征一样伟大,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二、红军东征继续和发展了长征的战略目标

193624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签署《关于东征部队的政治工作训令》,指出“红军出师东征,基本任务是:给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五省的侵略以迎头痛击,发动山西广大民众的抗日运动与抗日战争,援助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消灭卖国贼阎锡山扫清抗日道路,扩大与巩固现有抗日根据地,解决山西人民的痛苦,实现组织抗日联军与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 由此可见,红军东征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壮大红军力量;二是争取早日对日作战,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的结合,这与红军长征的由南向北战略转移和对日作战两大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1、“反蒋抗日“是东征对长征战略目标的继续。

长征和东征前夕,都处在国民党的包围之中,其作战对象都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外敌入侵,内战不断,中华民族处在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中共中央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迅速,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这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度恐慌,从1930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因党内的错误路线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红军苦战一年而失败,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由此可知,红军长征,是因反“围剿”失败而被迫、被动进行的战略转移,战略目标很明确——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作战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地方军阀,因此,“反蒋”是长征的战略目标之一。

193510月,中央红军历经艰险到达陕北后,并没有完全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当时陕北革命根据地仍然处在国民党20多万大军的包围中,“反蒋”依旧是红军的首要任务。蒋介石自任总司令,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以西安为中心,策动东北军和西北军由南向北推进;催促驻扎在榆林地区的地方军阀井岳秀、高桂滋由北向南夹击;陕西西部甘肃一带有马君逵、马鸿宾等封建军阀的不断挑衅;山西有阎锡山以黄河天险为屏障重兵设防。国民党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在经济上严密封锁根据地,粮食、武器、布匹、食盐等严禁运往根据地。面对这种被包围的困境,再加上陕北地区地广人稀、地脊民贫的恶劣自然环境,无法解决红军的补充和军需供给问题,力量弱小的红军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积极向外发展,以冲破国民党的包围圈,摆脱被动局面,因此,“反蒋”是重中之重。通过东征以巩固、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壮大红军力量,就成为东征的战略目标之一,以实现长征所承载的中国革命重心北移和开辟新的革命大本营的战略重任。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步伐日益加剧,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亡国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国”的呼声高涨。

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了一系列的侵华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整个东北;1932年“一二八事变” 袭击上海;1932年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4年日本外务省公开声明要独占中国;1935年为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制造的一系列侵华事件“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日本帝国主义“亡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而此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却依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对内竭尽全力妄图压制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调重兵“围剿”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对外妥协退让,提出 “中日提携”,先后与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何梅协定》等卖国条约,国民党中央撤出北平、天津、河北 ,答应日方“华北特殊化要求”,使冀察两省主权大部散失,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国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的手段将日本驱逐出中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因此,打通抗日通道、北上抗日也就成为此时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了。

红军长征的历史任务是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准备阶段,中共中央就曾改组寻淮洲、粟裕领导的红七军团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说明红军长征在决策时期就已经确定“抗日”是其中的一个战略目标。红军在长征期间,也积极配合各地民众的抗日活动,有力的支援了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反内战的抗日高潮。但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甘根据地还不是真正的抗日前线,因此,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长征还没有结束。面对国民党的妥协和日本的侵华,中共一方面要同国民党的“围剿” 进行斗争,同时还要担负起领导全国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的下一步战略行动方案,就得解决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战略方针。东征的战略决策,正好是一个载体,推动了这一历史的转折。

红军东征的战略决策是1935.12党中央在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的,此次会议确定了“反蒋抗日”的策略方针。毛泽东在会议所做的军事报告中指出“到山西去,准备击破阎锡山的晋绥主力,开辟山西西部五县以至十几县的局面,扩大红军一万五千人,并保证必要时返回山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正式明确“红军应在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应对日本进攻中国的总任务下,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东征的任务之一就是“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中共中央要实现瓦窑堡会议所确立的方针政策,如果仅把生存空间局限在陕北一隅,就无法实现从主张到行动的转变,因此,红军东征的决策,正好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契机。1936.1.17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今后的发展问题,指出“抗日运动的高涨和陕北地穷、人贫、兵员缺的特定环境,不能一般地采取以巩固求发展,而是要以发展求巩固”。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1936115日毛泽东、彭德怀签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命令》中强调“东征是抗日救国”的主张。随后,正式将整编后的东征红军命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

红军东征随着形势的变化,为了保存抗日的力量,193655日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督促南京政府 “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表示“愿在一个月内与所有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部队,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停战抗日之目的”。红军回师陕北后,全国抗日高潮局面初步形成。

综上所述,红军东征的胜利结束,促进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所急需解决的“抗日”的战略转变,即“争取直接对日作战和促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东征是长征的继续。

3、“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的对蒋政策的调整,是东征对长征的战略目标的发展

中共中央在长征开始阶段,确定的政策是“反蒋抗日”。东征的决策也明确了这一目标。1936.1.19,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红军东征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东征的出师宣言把蒋介石、阎锡山作为“卖国贼”的反对。

东征前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日本侵华步步紧逼,国民党调集各路军队继续向红军逼进围剿,中共中央为了避免和优势敌人决战,保存抗日实力,争取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方针及时做出了调整。19365月发表回师通电,提出“为了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爱国军人的最后觉悟,故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然仍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以此行动,向南京政府、全国海陆空军、全国人民表示诚意”,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说明中共中央放弃了“反蒋抗日”的主张,进而督促蒋介石回到抗日战线上。红军回师陕北后,毛泽东在6.12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的重心是抗日,请蒋出兵,以扫除抗日阻碍事后,毛泽东解释这一政策变化时指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反蒋并提是错误的。”8.25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明确表示“我们方面早已准备着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候派出自己的全权代表,与贵党的全权代表一道,开始具体实际的谈判,以期迅速订立抗日救国的具体协定,并原坚决地遵守这个协定”,倡议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9.1中共中央正式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红军东征所产生的巨大政治影响力,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使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加孤立,中共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19369月党中央发出《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开始采取采取“逼蒋抗日”的政策,直接致电国民党中央,呼吁“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中共中央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抗日高潮的到来,中共政策及时调整为“联蒋抗日”,1936年中共中央积极斡旋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 的主张,“联蒋抗日”的局面出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红军东征巩固了长征阶段性的胜利成果,为长征最后的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

1、东征的直接原因是“以发展求巩固”,目的是为了巩固长征的阶段性成果,最终完成长征的战略大转移。

1935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形势依然很严峻,外有国民党的封锁包围,内有红军的补给需求,因此,一方面要确保陕北地区成为党和红军的立足点和大本营,另一方面是向何方向、如何发展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这一阶段长征的成果必将功亏一篑。中共中央指出,红军的出路在于“以发展求巩固”,而红军东征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发展壮大红军力量,这也是东征战役的任务之一。

1935.10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在吴起镇胜利会师,之后又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1935.11红军落脚陕北后与国民党第109师的一次交战,红军大胜),从而形成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立足点、陕北做为中国革命大本营的落脚点的战略形势。此时,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政治氛围,都不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陕北地区,地广人稀、地脊民贫,不利于红军休整补给;同时,长征一路突围,到达陕北的红军人数不足两万,急需扩大队伍、增添设备。而此时国民党开始调集各路部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重新形成包围。红军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共中央正确分析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客观恶劣自然条件,作出东渡黄河进军山西的决策,红军出师的《东征宣言》宣布“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并准备出师河北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说明中共中央面对陕北的困境,形成了向华北方向以抗日谋求发展的战略思想。山西经济相对发达,物力财力充裕,东征山西可以解决红军的现实困难;同时山西地形复杂,有利于红军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因此,东渡山西,可以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同时还可以作为红军日后出师华北对日作战的后方。

红军东征,为时仅75天,但却威震山西。东征红军转战山西50多个县,补充新兵8000多人,筹款40余万银元,筹集大批粮食物资,壮大了陕北红军的力量。同时,在东征期间,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发展党的地方组织,帮助地方政府组织游击队,仅晋南一带就有地方游击队20多支。还创立了各种形势的苏维埃政权。国民党的报纸曾有报导称“红色政策已经发展到石楼全境及隰县两区”、“石楼孟家塔有匪兵工厂,设有苏维埃政权”,这就足以说明中共领导的红军东征的所产生的影响力在扩大。

红军东征,巩固和发展了各路红军的落脚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长征阶段性胜利成果的巩固。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第一阶段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党的革命重心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红军东征,从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中共的战略发展方向趋于明确,即将革命力量重心由西北转向华北转移,这样,长征在完整意义上才算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南向北的战略大转移。

2、东征取得的成果,为长征的最后胜利创造良好条件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阎锡山为防止红军东渡,急调兵力到黄河以西阻止,严重威胁陕甘根据地的东部。而东征行动吸引了阎锡山原派往陕北进占绥德、米脂的两师兵力东调回晋。同时,东征红军在山西的进攻,迫使阎锡山把黄河两岸包围陕甘根据地的孙楚主力调回山西,减轻陕北压力,巩固陕甘苏区根据地。同时,东征的红军,也迫使蒋介石把注意力从西北转移到华北抗日前线。蒋介石调兵华北这些都有利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东征红军在对阎锡山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溃阎锡山军队5个多师、7个团,歼敌13000多人,俘获敌军官兵4000多人,缴枪4000余支,大炮20多门,阎锡山的晋绥军受到重创。红军东征期间扩红8000多人,几乎是东征的一半,壮大了主力红军的力量,还缴获和募捐了50万元的钱款物资,缓解了陕甘根据地的经济困难。红军东征及随后的西征,以西安事变后为抵御国民党可能的进犯,红军主力南下关中,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形成相互策应,陕甘根据地地域扩大为20余县近13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50多万,为红二、红四军团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36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阶段。

红军东征山西,分散了集聚陕北的“剿共”敌军,使之不能集中力量对陕北苏区的“进剿”,从而减轻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同时壮大了红军力量,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有利于中央和主力红军的生存和发展。东征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来取得的重大军事胜利,东征是长征的继续和发展,是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位名称:红军东征纪念馆

     名:郑晓宏

     址: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

     话:1359338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