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军东征纪念馆!
幸福泉的故事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13 | 4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西庄村是红军东征总部驻扎地之一,毛泽东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七天时间,为群众挖掘的水井,群众亲切地称为幸福泉。一眼泉水体现了毛主席的爱民之心,体现了红军和百姓的渔水深情。这眼泉水曾滋润了西庄几代人,足足用了60年。

        西庄历代缺水,群众吃水都得到十几里以外的上庄村和圯立村去挑。在地方劣绅的挑唆下,常因担水和邻村闹纠纷。红军入村的那天,不少群众暗自担心,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到哪儿给他们打水啊!

        毛泽东率领红军总部人员一进村,就了解到西庄村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他对杨尚昆说西庄缺水,这是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燃眉之急。我们不能眼看群众的这个困难不管,应该帮助群众解决好这个难题,再离开这里。

        杨尚昆说:“主席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集的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中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主席的话讲的多好啊,我们按照主席的话做了,所以每到一处,群众就拥护我们。西庄村群众缺水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帮助解决。”

        毛泽东说:“首先我们派出战士到别村去挑水,不仅要够我们吃,还要把群众家里的水缸挑满。”

        杨尚昆紧接着说:“还要帮助群众找水源,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一行行挑着木桶的红军战士,从西庄村出发,向十几里以外的村庄走去,担着满桶的水回来,向群众挨门逐户送水。几支扛着镐头和铁铣的红军队伍,在群众的带领下走遍西庄村周围,四处寻找水源,当天下午就在村东小山根下,找到了一股很小的清泉。清泉的水实在太小了,水眼几乎就像头发丝一样的细微,涌出来的水没流一步就不见了。可这里总是有水啊,红军战士用镐头刨,铁铣挖。泉水越挖越大,终于象喷泉似的涌了出来,成了一条小溪,带着愉快的滔滔不绝的潺潺声从村中流过。西庄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它不仅满足了西庄人用水,而且还供应了寺底等邻村人用水。群众把这股泉取名“幸福泉”,还编了首民谣,歌颂共产党、毛泽东:吃水不忘挖井人,恩人就是毛泽东。跟着红军闹革命,全国奋起打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