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军东征纪念馆!
一、程子华(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委员)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08 | 4005 次浏览 | 分享到:

        陕北历来是个贫困的地区,在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只有几十万,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当时除瓦窑堡外,大小城镇都被敌人占领着,延安到西安的公路是通往外界的惟一交通命脉,也被敌军封锁。当时陕北根据地又是被敌人切断的陕甘和陕北两块地区,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部队减员很大,体质和装备也很差,急需休整补充,但陕北这块地瘠民贫的地区,群众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无力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有的地方甚至连人畜吃水都无法满足。敌人碉堡林立,我军又不能攻坚。怎样巩固和扩大现有力量,怎样发展和扩大苏区,怎样挑起抗日救国的重任,使陕北苏区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抗日的出发点,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着这一重大课题,产生了好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确保陕北,向西发展,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宁夏、甘肃等地区发展;一种意见是立足陕北,向北发展,出兵绥远、内蒙古、察哈尔等地,向蒙古人民共和国靠拢,以便打通与苏联的联系,取得国际支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他的看法,认为不宜向西或向北发展,而应该是东渡黄河,打到山西去开辟吕梁山根据地,再进一步通过河北或察哈尔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抗日战争结合起来。这样从政治上来说,当时正是“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以后,我们东征山西,可以推动华北以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军事上来说,红军主力东征,不仅可以避免同东北军和西北地方实力派的武装冲突,有助于和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建立统一战线,同时可以使阎锡山把晋军撤回山西,保护他的老巢,不战而解除对陕北苏区东边绥德一带的威胁。再从经济方面看,山西比较富足,便于我军筹款、扩军和补充物资。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  

      (摘自1997.12中共党史出版社《红军东征》中程子华《漫忆红军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