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欢迎访问红军东征纪念馆!
概况
概况
组织机构
获得荣誉
服务
开放时间
门票预约
参观须知
导览地图
藏品
文物故事
文物收藏
文献收集
3D文物
展览
基本陈列
电子翻书
四维互动
互动沙盘
幻影成像
工作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文博信息
研究
文献资料
文博论述
著作
缅怀
网站首页
>>
缅怀
>>
红军东征史
>>
红军东征人物简介
红军东征人物简介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08
|
24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姓氏笔画数为序
毛泽东
(1893~1976)字咏芝,后改为润芝。曾用名石山、杨子任、李得胜等。湖南湘潭人。决策并指挥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率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转战50余县,历时75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1914年至1918年,在湖南省立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1920年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3年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同年9月领导发动相赣边界秋收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10月,率部到达井冈山,领导创建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上,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严重错误,阐明了红军在长期作战中形成的基本原原则,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参加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6年2月,率红一方面军东征,纵横驰骋于三晋大地,扩大了红军与党的影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43年3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定为政治局主席,决定为书记处主席。1944年5月,被中共六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6月,在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8月,任中央军委主席。1949年9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王稼祥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6~1974)曾用名嘉祥、稼蔷。安徽径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3月,出席在山西石楼等地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晋西会议),完全同意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东征山西的决策。
东征以前,1925年10月赴苏联学习。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扩大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到达陕北后,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王首道
(1905~1996)曾用名王芳林、王一分、王一芬。湖南浏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期间,先在江一军团工作,后调红十五军团工作。该军团政治部主任郭述申调离后,接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 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邓颖超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4~1992)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
邓颖超青年时代投身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参与组织了天津各界联合会。和周恩来、马骏、郭隆真等共同组织了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1924 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
1925年和周恩来结婚,从此他们结为终身革命伴侣。1926年,邓颖超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她为推进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发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6~1946)原名邓元钊。化名方林。广东云浮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期间中共中央在晋西召开的政治局会议。1934年1月,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被选为政治局修补委员。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任军委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936年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7年9月,回国到新疆迪化,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主持党在新疆的工作。1939年春调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46年春在重庆进行职工统战工作。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兴县黑茶山遇难。
叶剑英
(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曾用名杨雨仓、杨雨田。广东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毛泽东“以发展巩固”的战略方针和东征山西的决策。参与指挥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中路军总指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左 权
(1905~1942)曾用名左自林、左纪权,号叔仁。湖南醴陵人。1924年进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坚持华北抗战。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麻田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同年8月,应辽县人民要求,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以志纪念。
刘少奇
(瓦窑堡会议成员)(1898~1969)湖南宁乡人。1898年11月24日生。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东征时任中共中央代表,赴华北执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的批判,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被撤销一切职务。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刘少奇的名誉作出专门的决定。
刘志丹
(1903~1936)曾用名刘景桂、刘子丹。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3月,率领红二十八军参加东征。同年3月 31日,指挥红二十八军于罗峪口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北,配合红十五军团行动。4月14日,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经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示纪念。毛泽东赞誉他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现该县城北建有刘志丹陵园。
刘华清
(1916~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2月参加红军。1935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期间先后担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第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刘 晓
(1911~1988)曾用名刘镜清、刘撰斋、林庚汉。湖南辰溪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山西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1955年,任中国驻苏联大使。1963年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朱 瑞
(1905~1948)江苏宿迁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东征以前,曾于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校长,东北军区炮兵训练处处长,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在辽宁义县触地雷不幸牺牲。
李维汉
(瓦窑堡会议成员) (1896~1984)又名罗迈,湖南长沙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4月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1949年10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秘书长。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秘书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8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杨尚昆
(1907~1998)曾用名善昆、李萱夫、张昆、哲生。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同年3月又称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领导方面军的政治工作,指导各级政治机关开展扩红、筹款、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81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83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后任军委第一副主席。在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张 震
(1914~ )曾用名张见生、张祖寿。湖南平江人。1926年参加劳动童子团。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5月参加红军,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闻天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0~1976)化名洛甫。江苏南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等人决策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并和毛泽东等人组成前委,随红一方面军进入山西,指挥东征战役。1936年2月20日撰文《论红一方面军的东征》,阐述东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持同年3月20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晋西地区举行的扩大会议。会议确定争取迅速对日作战和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与进一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4月,率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西渡黄河返回陕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
东征以前,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会后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到陕北后,主持召开了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新形势党的策略路线和新的军事战略。1938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共辽东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1955年离任回国后,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修补委员。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打成所谓的“彭、黄、张、周反党集团”。1979年被平反。
陈 赓
(1903~1961)字传瑾,曾用名陈庶康、陈广。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驻越南工作组组长,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吴亮平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8~1986)又名吴黎平,浙江奉化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解放》周刊编辑、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调研室主任等,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任中共抚顺市委书记、东安地委书记等职。上海解放后,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普陀区委书记。1951年2月,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企业管理委员会副书记。1953年,先后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委委员。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小组成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86年10月3日病逝帅军衔。
杨成武
(1914~2004)曾用名杨能俊。福建长汀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毕士悌
(1898~1936)曾有名毕斯蒂、毕士梯、金勋、杨林、杨宁、杨州平等。朝鲜平安北道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2月20日夜,在率领突击队强渡黄河时,腹部中弹,带重伤继续指挥部队渡河。2月23日在山西石楼贺家凹牺牲
宋任穷
(1909~2005)曾用名宋韵琴。湖南浏阳人。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与刘志丹等率领红二十八军参加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央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恩来
(瓦窑堡会议成员)(1898~1976)曾用名大鹰、少山、翔宇、伍豪、冠生、胡必成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参与决策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主持东征期间的后方工作,到山西中阳等地检查红一方面军东征的后勤等工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6月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长,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受中共中央委派,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的新时期。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同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此后,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并兼任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之久,一度兼外交部部长,并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八届和第十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陆定一
(1906~1996)曾用名郑位。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领导方面军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创作的《红军东征歌》歌词流传至今: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擦拳摩掌志气高,我们的铁红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部部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林 彪
(1907~1971)曾用名林育容。湖北黄冈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率领红一军团参加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该军团军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又相互争斗,企图篡夺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坠机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林育英
(瓦窑堡会议成员)(1897~1942)化名张浩。湖北黄冈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中共山西地方工作委员会主任。
1933年初赴苏联莫斯科担任全总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出席了1935年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根据会议精神,与中共代表团其他成员共同起草《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同年11月历经艰辛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向党中央领导成员传达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指示,为恢复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作出重要贡献。2月,与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何克全(凯丰)组成前委,指挥红一方面军东进山西,领导地方工作委员会开展赤化白区、扩大红军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红军的作战行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刘伯承率部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回延安,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委员。
凯丰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6~1955)原名何克全,1906年2月生于江西萍乡市老关乡,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凯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在洛川会议和12月政治局会议上,先后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在遵义会议上,他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他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凯丰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长,参加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凯丰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郭洪涛
(瓦窑堡会议成员)(1911~2004)陕西米脂人。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与领导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与中央红军会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是中革军委)委员,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领导巩固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扩大红军,支援主力红军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0月,调任中共中央局组织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顾问。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郭述申
(1904~1944)曾用名郭树勋、郭楚声、李振寰、练正焕、李德润。湖北孝感人.1922年5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旅大市委第一书记,旅大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常委,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阎红彦
(1909~1967)原名阎候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5年参加陕军。192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黄河游击师师长,红三十军军长。为掩护红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回师陕北,在东岸坚持到最后才撤离山区返回陕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省政协主席,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害致死。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贺晋年(1910~2003)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师长,率部转战河津、稷山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聂荣臻
(1899~1992)曾用名云臻、荣铮、向上。四川江津人。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和林彪等军团领导人指挥所部战晋西,下晋南,宣传抗日救亡,扩大红军5000余人,筹款20余万元。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分局书记。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增选),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徐海东
(1900~1970)曾用名徐元清、湖北黄陂徐家窑(今属大悟县)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率部转战晋西北,担负了艰巨的作战任务。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是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秦邦宪
(瓦窑堡会议成员)(1907~1946)化名博古(此名为俄语“上帝”的音译)。乳名长林,字则民,中国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1931年9月-1935年1月,秦邦宪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46年4月8日由重庆飞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年仅39岁。
阎锡山
(1883~1960),山西军阀。字百川。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生。1902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先入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习,后升监督。1910年升任山西新军标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任山西都督。1916年7月后,任山西督军兼省长。“九一八” 事变后, 1932年 3月,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统治山西和绥远两省。他采用保境自守的策略,着重搞好本省建设,充实力量。 1935年日军进窥绥东,他提出了“守土抗战”的口号。1936年 2月, 红军东征,由陕北过黄河进入山西,阎军大败。蒋介石乘机派五个师 进入山西。红军撤回陕北后,蒋介石仍不撤走。随后,他面对日军步 步进逼,而蒋介石也想将他吞并的形势,初步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了“拥蒋联共抗日”的路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47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但在人民军队的进攻下,其军事力量不断被歼,1949年3月从太原逃到南京。6月,在广州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后又逃往四川,12月飞赴台湾者。1950年3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兼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60年5月23日病死于台北,终年77岁。
黄克诚
(1902~1986)曾用名黄时暄。湖南永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山西石楼等地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第二书记,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萧劲光
(1903~1989)湖南长沙人。1920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支援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战役的工作,时任红二十九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创办海军学校,兼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为海军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54年起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彭德怀
(1898~1974)字石穿。曾用名彭德华。湖南湘潭人。与毛泽东指挥1936年红军东征的战役,时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指挥方面军转战晋西、晋中、晋南和晋西北,重创国民党军,取得东征的巨大胜利。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后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和“四人帮”的迫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予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谢立全
(1917~1973)江西省兴国县樟木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一军一二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第五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广东游击区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珠江部队副司令员,中路游击队指挥部副指挥,中区抗日纵队副司令员,广东人民抗日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政委,第三野战军三十军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程子华
(1905~1991)曾用名程世杰。山西解县(今属运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的战役,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年8月任命),中国中央西南局书记,民政部部长,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是中共第八、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红军东征战役综述